English

张掖农业走上快速路

科教兴农 院地共建
2000-11-0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 薛冬 通讯员 李薇)作为西部商品粮基地之一的甘肃省张掖地区,本着科教兴农的战略思想,为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全区农业的高速发展,从1997年开始与中科院兰州分院进行院地合作,几年来在院地共建的几个项目中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受到中科院和甘肃省领导的好评,科技在这里再一次显示了它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魅力。

据介绍,张掖的化肥企业是支持当地农业发展的重点企业。由于技术、生产设备落后等因素,张掖地区的化肥企业近年处于困难境地。自1997年与中科院兰州分院实行院地合作,张掖地区化肥厂引进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长效碳铵项目,通过两年的应用推广,企业和农民都得到了效益。在此基础上,该厂又于1999年6月底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分院技术开发中心合作设立“6万吨长效尿素项目”,经投产试用验证,长效尿素性能优越,极利于该地区农业生产。长效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肥效期由45-60天延长到100-120天;氮素利用率由34%提高到42%;在等氮量施肥条件下可增产10%以上,在相同产量条件下可节约用肥20-30%,而且这种肥料能有效抑制农作物生长后期的脱肥现象。张掖地区化肥厂毛厂长向记者介绍,长效尿素的推广应用效果非常好,农民踊跃购买,因为这个产品既省钱,肥效又高,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同时使化肥企业不仅能够生存而且得到发展,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张掖地区与中科院兰州分院的另一个成功的合作项目是共同建成了山丹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中心。山丹县属冷凉地区,原先这里生长出的马铃薯存在着黑茎、坏腐和易枯萎等常见毛病,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生长。在中科院兰州分院、甘肃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中心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马铃薯进行脱毒处理,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研制出中熟高淀粉品种陇薯3号,中晚熟粮菜兼用型品种陇薯4号、脱毒175等。所产马铃薯种子由于茎尖脱毒、检测、繁殖等技术手段先进,品质优良,深受当地农民欢迎并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产量也由原来的每亩三、四千斤提高到现在的平均亩产8千斤左右,最高亩产则达到了万斤以上的高产量。这不仅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对整个张掖地区的农业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科院兰州分院组织17位院士提出建立“张掖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议,日前已得到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批准,正在向国家申报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兰州分院还参与了张掖市石岗礅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的建设,由兰州分院推荐的独龙架超短枝葡萄栽培技术已形成200亩示范基地。兰州分院近年向张掖地区先后选派了7名科技副县(市、区)长,这些措施对加强地方的科技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助理梁大兰说,实践证明,院地共建是一项有效措施,它为院方科技成果转化、地方经济建设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三方面都带来实在的好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